
|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评比颁奖 |
|
为表彰先进典型、总结实践成果,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,10月11日中午,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评比颁奖会。学院团委副书记谢齐及获奖学生代表参会。
2025年暑期,学院积极响应团中央、教育部号召,以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”为目标,组建21支实践团队,覆盖爱国主义教育、中华文化传承、基层服务践行、科技创新调研四大主题,组织200余名师生深入合肥、蚌埠、阜阳、桐城等地开展实践活动。活动期间,师生们累计服务群众超800人次,形成40余篇调研报告与宣传稿件,7支团队获服务单位表扬信,相关事迹被学习强国、中青网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等国家级媒体报道,充分展现了学院学子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。
经个人及团队自主申报、学院评审小组严格评议、团委审核批准,本次活动共评选出优秀个人、优秀团队两大类别奖项。其中,王一博、方婉晴等38名同学获优秀个人一等奖,e启凌坤实践团、红色故事宣讲团、“医”路暖阳团队等11支团队获优秀团队一等奖。
颁奖会上,谢齐对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落幕表示祝贺,对全体实践师生的辛勤付出与丰硕成果给予肯定,并强调本次“三下乡”活动通过“专业+服务”双轨模式、校地校企协同育人、课程化实践设计等创新举措,不仅切实解决了基层群众在教育、医疗、科技等领域的实际需求,更让同学们在实践中锤炼了综合能力、坚定了理想信念。他希望获奖同学能以此次表彰为新起点,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,带动更多同学走进基层、服务社会,让青春在实践报国中绽放光彩。 获奖学生代表、来自e启凌坤实践团的孙创业同学分享了实践感悟,他表示,在企业一线开展智能技术调研的经历,让自己深刻体会到“科技赋能产业”的意义,未来将继续深耕专业领域,以技术服务社会发展。 此次颁奖会不仅是对学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工作的总结,更搭建了经验交流、榜样学习的平台。下一步,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进一步优化实践育人机制、拓展实践基地、深化实践内容,推动“三下乡”活动向常态化、品牌化、成果化发展,引导更多青年学生在服务国家战略、助力基层发展中实现青春价值。(撰稿:夏小慧 编辑:谢齐 审核:李丽) |